離開了民俗文物館後,導遊說話了:贈送一個行程!!
所以只要是沒在既定的行程裏的行程,就通通都是贈送的啊!
↑南竿的地圖,上面有小小的黃色的圖釘,左邊的就是津沙村,右邊的就是鐵堡的位置(圖取自google地球)
↑說明牌還是很重要的,所以我還是拍了下來。
可以參考這裏的說明:馬祖國家風景區
↑要到鐵堡要走一小段路,因為我們是在半山腰,而鐵堡是在海面上。
↑一走到小路上,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鐵堡的位置了,雖然不遠,但覺得這種天氣要走路,心裏還是覺得有點兒…累,但說真的,這三天的馬祖行,我可是走到腳酸啊!!
↑大家還是一樣維持著良好的習慣,因為記性常常會不夠用,所以要靠數位器材的幫助,把看到的影像透過儲存系統記錄下來,以證明這三天有來這裏,而不是偷跑去別的地方玩。
↑果然像是海上的孤島啊!而且只要大風大浪時,這裏就真的是孤島了,據說以前沒有這個參觀步道的,是更危險的小徑啊。
↑看來原來的鐵堡只有退潮的時候可以通過的樣子,剩下的時間可能要涉水而過,或是補給的時候是用丟包還是繩子傳送的方式吧?
↑愈近愈可以看到全貌,這就是一個班的活動空間,因為在這座島上守著的只有一個班的兵力,九個人!!
↑改成觀光路線對遊客來說,就是比較輕鬆,我想我也不用太多抱怨了,以前的時候更慘啊!根本沒好路好走。
↑往下走時左邊的景色,看起來很漂亮的大海,曾經因為人的關係,有著危險與緊張的氣息存在,我可以想像入夜後一片漆黑只有海潮聲的那種感覺,真的很可怕。
↑慢慢的接近了,也更能清楚的知道地形了,如果從海上來,的確是可以用包圍的方式把鐵堡拿下來。
↑回首來時路,雖然不高,但還是覺得這段步道做起來不便宜…
↑旁邊的礁石因為怕被敵方爬上來,所以都會黏上一些玻璃碎片,減低上來的速度及讓別人受傷。
↑可以看到遠方的仁愛村,所以鐵堡也肩付著守衛村落的責任啊!
↑真的變成光亡萬丈的觀光區了。
↑早期這兩個字可真的是代表著非凡的意義啊,現在只剩合照的功能了吧?
↑內部就是這樣的空間而已,畢竟這是人工挖出來的,而且也因為礁石不大,所以能利用的空間當然也要計較。
↑陳主任站的位置就是官兵的床位,所以位置真的很小,還要分上下舖耶!想當然爾,菜鳥就是睡下舖的吧?
↑床位真的很小,不大,而且全坑道只有六個床位而已,也就是說在這裏的士兵沒有固定的床位,反正誰下哨就去睡上哨的位置,常常變來變去,所以晚上六個人休息,二個人執勤,一個安官一個哨兵,一個休假?而且這裏沒廚房,和我當海巡的哨所不同,所以…吃什麼啊?(這裏因為路線拉太長了,我沒很清楚的聽到說明,真的很抱歉)
↑旁邊的機槍口。
↑望出去就是大海啊!!不知那時候的阿兵哥的心裏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埋怨不小心抽到金馬獎?
↑通道上方就是一個平台,可以看到四週的全部環境。
↑仁愛村
↑整個海岸線的地形,都是礁岩。
↑通道上方的步道一景。
↑回去是走通道上方的步道,兩旁種了許多的瓊麻,也是用來防衛工事的。
↑步道旁有通氣孔,不要以為通道內很涼爽,其實是很悶熱的,風沒辦法吹進去太多,如果可以吹進去話,那麼冬天就有得受的了。
↑雖然不長,但卻是很重要的步道,因為兩旁都有射擊攻擊的位置。
↑因地制宜的軍犬住所,據說是被滅哨後才設置的,因為人的警覺還是比不上動物的,住在這裏的軍犬是有階級的,只要牠一吠叫,就是開槍射擊的時候了。
↑短短的步道,不到幾分鐘就走到出口的哨兵亭了,也許下次可以建議馬祖改成體驗營,給大家睡一下那個小小的床位,尤其是那些喜歡軍事活動的愛好者,一定很高興!!
↑往回走,對我們來說,只是短短的參觀,但對於以往的軍士兵來說,卻是很難數饅頭的日子。
↑再看一眼,別了,鐵堡,不知下次何時會再來嘍~~~~
↑鐵堡後就是參觀津沙村,導遊說這裏才有過往村落的影子,所以推薦我們來參觀。
↑這就是過往的影子……不知道是不是連晒衣服也是這樣晒的?而且可以發現,他們的服裝比較樸實,花色單一,變化不多啊!!
↑入村前的斜坡是用石頭堆的。
↑斜坡是個拍照的好地點,大家準備就定位嘍!
↑但我沒有去排隊,因為我發現了旁邊的出口好像可以直達海邊,我就走過去看一下這裏的海邊的樣子。
↑經過我的証實,是海邊無誤!!
↑左上方可以看到射擊孔,而且海邊也堆了人造礁石,沒想到入侵成功的不是敵人,而是「肉粽角」。
↑右邊也是一堆人造礁石,不知道是因為這裏的海岸線也是正在退後中還是因為有防衛上的需要?同樣的右邊也可以看到有射擊孔。
↑面對著海的那一面的背後,就是通往射擊孔的坑道口吧?沒時間進去一探究竟,蠻可惜的。
↑平靜的海邊,沒有浪花的狂亂,只有小波的擾動而已,這裏從事一些水上活動應該是不錯的選擇,但幸好是離島,遊客的行程都來去匆匆,才可以多保留一些下來吧。
↑我都繞了回來了,怎麼還沒排好?
↑這面牆已經有一百多年了,算是老牆了。
↑老牆前的留戀,不用費心找我了,我不在!!
↑斜坡全貌,坡道下方的石材與上方的顏色不同,代表了材質的不同,也就是說明了建造的年代不同。
↑要往裏面的民宿區前進了,可以發現到傳統已經…漸漸的消失了。
↑愈往裏面走去,愈有傳統建築的感覺。
↑這種不工整的堆法,才是傳統的工法。
↑不知道是原來牆就不高還是不能夠太高,蠻好翻牆的樣子。
↑旁邊的牆面用的是青石,和花崗岩不同,而且這邊的堆法也不同,一個是正的,一個是斜的。
↑看來堆的人已經累了,不是很用心啊!!
↑老牆也有退休的時候,就算想要保留下來也要修整,所以到底是要讓它自然的下去,還是要修整呢?其實也沒固定的答案,要是我的話,我會說,等出現有危險時再修整吧,不然就讓它自然下去吧!
↑早期為了維安的因素及自然環境,所以通道都不大,這樣比較容易防守,風也比較不容易吹進來,聽說馬祖冬天的風可不是開玩笑的,很大很大,像颱風一樣。
↑以前是黃泥加上糯米,現在已經是用混泥土去補縫了。巷道很小,大家只好把隊伍拉長長了。
↑走進來民宿區了。
↑觀光區就是有民宿,但至少外表儘量和傳統不要相差太多。
↑不是打廣告,而是正巧經過啊!!價錢的話…我忘了,我對數字一向不行,但我只記得,比在臺灣的民宿要便宜多了!只是…要至少半年前預訂才訂得到,不然一定沒有!
↑有傳統村落的感覺,配上後面的高樓,更是突顯了觀光的價值所在啊!所謂的價值,就是可以賺錢有經濟收入的意思…(這是我亂說的)
↑馬祖的傳統房屋普遍不高,最多只有二層樓而已。
↑還有社區關懷照顧據點,不知沒有沒照顧那種快中暑旅客的服務。
↑遇到的第一間特產中心,領取石花凍解渴嘍~~~我對海鮮類的製品還真的完全沒興趣,呵…
↑休息一下,又要往下一個據點前進嘍~~~~
Be First to Comment